巾帼武术大家—访国际级裁判贾惠卿教授

武林动态 2011-08-22

贾惠卿老师是山西省太谷县人。今天在“中华浑元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山西省传统武术锦标赛的赛场我们在她休息空隙对贾老师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

她是中国优秀的武术女运动员。据贾老师自己介绍的经历我们知道她自幼喜爱武术。上小学时在家庭支持下跟随太谷县李三元学艺。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白天上学,晚上习武,从不间断。从1964年开始,她和自己的两个妹妹组成一支武术队,多次代表太谷县和晋中地区参加武术比赛,而且成绩都在前六名之内。她本人在1964年8月代表晋中参加山西省武术比赛时获拳术第二名,棍术第三名,还获表演项目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这是她首次在较大型的运动会上获奖。同年,她被选入山西省武术队接受系统训练。她的教练李三元也调入省队。“文化大革命”中,她被迫中断训练,直到1970年后,训练才逐渐恢复。

1972年,她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赛,获得好评。1974年,在山西省第五届运动会上,她获得了剑术、枪术、拳术三个冠军及表演项目一等奖。同年8月,她代表山西队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首届全国武术比赛,一举夺得拳术、枪术及个人全能三项冠军,另外还夺得规定剑亚军,这些成绩在当时是山西省武术史上的最好纪录。

1975年4月,她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英国、莫难桑比克、埃塞俄比亚;10月,又访问了埃及、土耳其、突尼斯、阿乐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六国,在这些国家做了武术交流和表演。

1976年,她参加了国家体委组织的拍摄武术影片的工作,并为广州商品交易会进行了表演。

1977年,她再次参加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丹麦、挪威。顺访苏联时还在莫期科为各国使节做了表演。

1978年,她告别赛场后调入山西省体校武术队任教练。1984年,她又考入山西大学体育专修科学习,1987年毕业后回到山西省体校,从事武术教学工作。

根据贾老师的个人经历我们看到了她的一生都奔忙在武术事业的前线,1978年前致力于武术的竞技比赛与国内外的交流,为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先锋作用,1978年后开始转型,回到自己的母校进行了系统教学,传授学生,为中国的武术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几年前贾老师退休,本应该回家享享清福,但是她怕新同事年轻,经验不足,毅然决然的返聘回去继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贾老师不仅是武术教学大家,更是国际级裁判,她是山西省仅有的两位国际级裁判之一,另一位是贾老师的师妹,北京体育大学留学生导师李巧玲教授。贾老师在武术教学岗位的坚持也延续到了比赛裁判之中,世界各个大型武术比赛几乎都可以看到贾老师的身影,她总是那么的忙碌,不知疲倦。

贾惠卿老师在这次比赛担任大赛的评委会主任,其“手下”全是武术界名流,贾老师看到这些昔日的老朋友非常的开心,贾老师针对这次比赛做了点评,她说现在山西的形意拳正在呈现上升趋势,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在发展的大趋势中肯定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人们学的多了,就开始变得杂了,对形意拳传统的东西就开始有所丢失,现在好多比赛的选手只是有劲力,速度快,只重视套路的学习,不注重实战的教学,架子大,大开大合,这就不是传统的形意拳了,教练们教拳的时候应该遵循动作的规范,动作的实战运用,将套路与实战结合起来,动作有章可循才能学好传统武术,才能学好形意拳。

贾老师与老伴都从事武术的教学工作,出入相伴,他们拥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向,贾老师说老伴身体不是太好,需要她一直陪着,要不不放心。这对武术界的模范伉俪从在一起就互相书写着武术界的传奇,到现在仍然相互搀扶、相互陪伴。这正是感动笔者之处,在此祝愿二老和和美美、幸福永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