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武术不入奥让我耿耿于怀

武林动态 2010-09-30

 首届世界武搏会前不久在北京落下大幕,本届大会使北京奥运会后一度降温的“武术入奥”话题的热度再度升温。数月前,本报特刊《把中国功夫请下神坛》引发了关于中国功夫何去何从的争论,如今,本报记者在全程跟踪采访本届武搏会后,重新带回了中国武术路在何方的深深思考。

不可否认,武搏会的举办是多年来中国武术工作者的期盼,这样的比赛无疑会推动武搏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但其背后意在五环的动机也能被大家一眼看穿。

李连杰说:“让选手们穿着中式的比赛服装,把带有中华民族符号的太极在全世界展示,这就是我的梦想。”

成龙说:“不同种族的人来到中国学武术,让身为中国人的我十分骄傲,但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为什么中国武术不能进入奥运会。 ”

问题是,李连杰的梦想不是习武者的梦想,而是表演者的梦想。而成龙的耿耿于怀则失之狭隘。中国武术界一直把推广武术运动的最大目标设定在“入奥”上,眼光未免有些短浅。

中国武术有绵延几千年的长史,而现代奥林匹克,年龄刚刚过百。肖复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观点言犹在耳:与其适应规则勉强争取,不如寻找中国武术的精髓,还其本质。

武搏会仅仅是一个跳板,让世界了解中国武术,让武术真正走进世界竞技场,那么武术“入奥”的脚步将变得更加扎实。

受访者:

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王筱麟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金汕

中国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

中国功夫明星李连杰

中视体育总经理阮伟马来西亚武术队总教练翁敦峰

巧安排 武术入奥武搏会公关

首届世界武搏会期间,很多人在问:武搏会是干什么的?这么多门派“决战紫禁之巅”,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华山论剑?

本届武搏会,全称“第一届世界武术搏击运动会”。望其文而生其义,当然差不多是世界武林争霸赛。此名让人不禁想起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多少英雄豪杰,为争天下第一之虚名,为在华山论剑上出出风头,不惜反目成仇,甚至酿成血拼悲剧。

但实际上,武搏会与 “华山论剑”相去甚远。武搏平台是全球武林之会,除了中国武术,还有合气道、拳击、柔道、柔术、空手道、剑道、搏击、泰拳、桑搏、相扑、跆拳道、摔跤等项目。武搏会只是这些项目的一次大集会。

按照武术大师郑雨东的观念,传统武术不能算作一项体育运动:“传统的中国武术又称之为国术,其本质是一种格斗,它与普通的体育运动不同,体育运动是一种健身游戏,而格斗却是一种生存游戏。 ”中国传统武术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意境,礼让与内敛是其精神本质,所谓“止戈为武”是也,这与招式狠辣的泰拳、只求击倒对手不计手段的自由搏击大不相同。

但武搏会上也有武术项目,可在人们为中国队的“好成绩”欢欣鼓舞时,却不知道这恰恰显现出了中国武术的困境。

跆拳道、柔道、柔术、拳击这些运动,为了向国际推广,都经历了一个礼仪简化、内涵淡化、规则标准化的过程。但中国武术因为门派众多、传统深厚,至今还没能发展出一套完备、简洁、固定的竞赛系统,这也大大限制了其在国际上的传播。从首届武搏会开幕式上的着装和表演来看,武术尚未达到标准化的程度,而且因为规则繁多、无法统一,国外的武术爱好者很难摸到门径。

在文化内涵的传播上,武术远远没有达到合气道的力度,虽然热闹,却不成系统。而且,武术近些年来不遗余力地争取进入奥运会,创办各种比赛,说明武术也不想走合气道这样的纯文化传播道路。

竞赛没有统一标准,文化没有传播力度,中国武术在“实”与“虚”之间徘徊不定。所以,本届武搏会旨在为武术公关,也就是说“武搏会搭台,武术唱戏”。在这个世界功夫的舞台上,包装中国武术,推广中国武术。

专家声音

张根学:武术散打虽然起源于中国,但这个项目属于世界。现在很多队员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当年的李连杰,他当时做的转体360度的动作,现在很多队员能做720度。如果让我们队最好的队员和李连杰对打,估计李连杰10秒钟都坚持不了。

金汕:中国武术的精髓在于修身养性,与奥运会的“更快、更高、更强”有天然的冲突。武术表演基本上是花拳绣腿,与西方拳击等运动谁打倒对方谁牛的宗旨相悖。行内多人说过,把武术演绎得眼花缭乱的成龙、李连杰从不和武林高手对打,一来他们要强调中国武术绝不是为了打斗,二来确实有不少无名之辈可以把他们打翻在地。

费思量武术入奥该推哪扇门

靠武术起家的中国功夫明星李连杰是武术“入奥”的积极推行者,他希望先让太极推手进入奥运会。在李连杰看来,太极推手在全球拥有1.5亿名练习者,群众普及度高,具备了进入奥运会的条件。李连杰甚至已为自己制定了详细计划,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努力 “在2020年后让太极推手敲开奥运会的大门”。

李连杰的热情不免令人热血沸腾,但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王筱麟认为,武术“入奥”还“差点意思”。差在哪?门派众多,项目设置、竞赛形式、规则等需要改进……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同看法。

据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协会认定的大陆武术拳种有129个,同时还包括刀、枪、棍、棒等上百种兵器的练习方法,而这还不包括未经认定、仍在民间流传的拳种。

除门派众多、拳种繁杂,中国武术自产生以来,重文化、轻技击也成为其难以进入奥运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太极拳为例,就是以中国哲学中的太极学说为理论依据,发展完善起来的,包括了令人费解的五行、八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理解起来都费劲,外国人自然更难了解。至今,在各项比赛中,规则不统一仍是制约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以李连杰推崇的太极拳套路为例,就有杨氏太极、陈氏太极、吴氏太极等多种门派,规则自然大不相同。带队参加本届武搏会的马来西亚武术队总教练翁敦峰说,由于大部分武术比赛项目是打分项目,人为因素较多,而且其中又没有完善、统一的规则,因此很难进入奥运会。 “作为武术的发源地,中国都无法统一规则,让别人怎么办? ”翁敦峰直言。

除自身因素,从目前奥运会向“瘦身”方向发展来看,武术进入奥运会也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由于武术项目仅在中国和一些亚洲地区较为普及,欧美许多国家对武术知之甚少,因此武术进入奥运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加之目前开展的一些武术套路项目属于打分项目,人为主观因素较多,而这也是国际奥委会不太愿意接受的。

王筱麟强调,国际奥委会在确定奥运会举办地时就已预先确定了比赛项目,这也是武术无法成为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原因。“一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实际上提前7年就定了。”王筱麟说。言外之意,中国在申奥成功后才运作武术“入奥”注定是徒劳之举。 “罗格已经很‘照顾’我们了,他允许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武术比赛,还亲自到场颁奖。 ”王筱麟说,“至于武术‘入奥’的前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目前来看,至少要在2020年以后了。”

专家声音

阮伟:不解决技术标准问题,观众看不懂,裁判不好判,体育比赛讲究的公平就难以实现。

李连杰:可以将擂台设在水上,将对手推到水中就算赢,以此增强视觉效果。

难取舍 武术入奥该走哪条路

与中国武术孜孜以求在奥运赛场谋得一席之地相比,首届武搏会,诸如柔术、合气道、相扑等项目的表演,给了人们很多启示,中国武术为什么不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呢。

放下架子、贴近世人是柔术的真实写照。在本届武搏会上,柔术双人比赛非常吸引眼球,其规则是双方选手轮番上阵,每一方的两名选手成为攻守双方,按照规定套路动作进行对打,同武术套路一样具有表演性质。但不同的是,柔术双人演武完全是一出 “自身防卫反抗歹徒侵犯”的“真实再现”,尤其是在器械对抗时,“歹徒”手中的棍棒和匕首转瞬之间纷纷落地,追求表演效果的“歹徒”被打倒在地后嗷嗷直叫,引得现场观众忍俊不禁、掌声不断。

现场几乎是第一次观看柔术比赛的观众中,很难说清究竟有多少人看懂了柔术的技战术,分清了柔术和柔道的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观众都被这种第一次接触的体育项目深深吸引,这也正契合了武搏会向世人大力传播武术和搏击项目的意义所在。

或许这也可以给正在全力进军奥运会的中国武术一些启示。武术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得很好,但大多数国家真正了解和练习武术的人却不多。即使在中国,武术运动的普及率也不乐观,这可谓武术“入奥”的最大短板。作为中国的国粹,武术的一招一式不仅让人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更蕴含着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哲理,但这也因此让武术的“正统”形象深入人心,难以放下架子、贴近世人。

同武术一样,相扑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国粹级运动。相扑在日本有着一套非常完备而严格的职业礼仪和竞技系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外选手,很难参与到日本传统相扑之中。不过,相扑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登陆欧洲后,在这片大陆上得到了迅猛发展。据欧洲相扑联合会秘书长盖德介绍,在相扑世锦赛上,欧洲选手已经能将80%的金牌收入囊中。

其实,目前在国际上通行的相扑,与日本传统相扑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国际化的相扑称为“运动相扑”。运动相扑的规则和礼仪要求远比日本传统相扑简单,因此国外选手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本届武搏会的相扑比赛为国际相扑联合会下的业余赛事,不允许职业选手参加,比赛也和很多项目一样,分成了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和无差别级。在盖德看来,大相扑的魅力在于选手不分体重、体型,靠的是技巧,有时候,体重小的选手也能战胜大块头选手。

目前运动相扑世界第一强队俄罗斯队主教练卡列金说:“即使没有太多日本文化知识的储备,运动员也能掌握运动相扑的技巧。俄罗斯有摔跤的传统,所以俄罗斯运动员的相扑成绩也很好。”简单、易懂、容易上手,相扑已经从文化符号的限制中走出来,开辟出了一条国际化的新路。

相扑因国际化而削弱了其文化深度,而同样源自于日本的合气道,则通过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完成了国际化。自创立之日起,合气道就以“天人合一”来要求自己,没有对抗、不设比赛、没有竞争性。这种特质注定合气道必须把自己升华为一种纯粹的文化符号,通过精神层面来影响更多人参与。

虽然中国武术一直致力于国际化,但许多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对于中国武术的印象还仅限于电视、电影中的形象,而对中国武术的内涵也是一知半解。很多人只知道“功夫”,在参加本届武搏会后才知道“武术”一词。虽然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武术发展得比较好,但更普遍的一个事实是,很多人知道武术,不过并没有很多人深入到武术运动中。武术,并没有在多年的国际化中生根发芽,反而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味道。

专家声音

王筱麟:跳水等项目,群众参与程度并不高,但却进入了奥运会。所以关键还是项目本身,不能太复杂。中国武术若想走向世界,那么必须让“老外”一眼就能看明白。

金汕:想进奥运,如果武术不从纯表演脱胎换骨,基本没戏。我们不妨摆正心态,努力让“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就足够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