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功夫与现代功夫的交融---马运芳专访

武术名家 2014-08-03

中国的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在冷兵战场上展现了极高的实战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冷兵器时代一去不返,体育性技击和健身性运动的发展也让传统武术逐渐边缘化。随着擂台运动的迅猛发展,泰拳的凶狠、拳击的激烈、巴西柔术的以柔克刚、空手道的硬朗和跆拳道的潇洒令人印象深刻,而传统武术的面貌却逐渐在记忆中模糊。传统武术能否实战也就成为很多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疑惑。擂台选手不了解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家也很少真正参与擂台比赛,这似乎成为传统武术无法与现代格斗对话的鸿沟。今天我们《拳击与格斗》记者特地邀请了传统武术名家马运芳进行独家采访。马运芳不仅仅是通臂拳的传人,还是国家高级拳击教练,担任过北京前卫搏击俱乐部竞赛训练部经理,直接参与了中国功夫对战泰拳的比赛,近年来更始直接接触了国内刚刚发展起来的综合格斗,对于巴西柔术也有一定研究。相信对于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马运芳老师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有价值的观点。

马运芳老师今年已经56岁,但身体依然硬朗,精神奕奕,身手利落,这无疑得益于他常年的武术训练。马运芳13 岁就开始习武,先后随当地名师:亓忠志、殷云章、张嵩山等老师学习螳螂、少林、通背、摔跤、拳击等拳法技艺。后又投师于沈阳市武术名家代宗印先生习练通背,太极等拳法武技。青年时代的马运芳对于武术的痴迷与造诣让他很快又对实战性极强的拳击运动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并通过比赛实践,将传统武术的技巧运用到拳击比赛之中。1986 年 12 月马运芳参加了我国首届拳击教练员训练班的学习( 上海体育学院 )。随后被调入辽宁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任拳击队教练,又兼任散打队教练,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借调到辽宁拳击队和散打队担任教练工作。2001年马运芳受聘于北京前卫搏击俱乐部竞赛训练部经理,2001年随队去泰国参加了中国前卫搏击与泰国泰拳对抗赛;并参与2003 年中国前卫搏击日本空手道对抗赛的洽谈工作,及规则起草制定及赛会的组织工作。2003 年 12 月马运芳再次带领队员参加了泰国(泰王杯)的比赛。为研究传统武术技击方法理论马运芳2006年又先后拜心聚六合软手通背名李贺年、老祁派通背名家许彦为师,系统了解和学习传统通背拳的演变过程和科学性,以便运用到现代的训练当中。在多年的武术教学生涯中,马运芳老师旗下的弟子成绩突出,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 6 枚 、银牌 1 枚 、铜牌 3 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 15 枚 、银牌 6 枚、铜牌 12 枚 ;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 24 枚、银牌 22 枚、铜牌 28枚。弟子中有6人进入国家队 , 并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参赛,一人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有的学生已担任了省、市专业队的教练工作。

马老师丰富的教学和赛事经验,让他对国际国内擂台赛事颇为熟悉,作为国家高级拳击教练,本次的采访话题自然由拳击运动开始。作为国内第一批拳击教练,并且培育出很多国内冠军选手,马老师对于职业和业余拳击的现状有着独到的认识。“职业拳击强调比赛的观赏性,近年来俄罗斯拳手异军突起,在职业拳击擂台夺得了很多冠军头衔,您认为俄罗斯选手的拳击风格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业余赛事中古巴选手表现突出,他们的打法有什么区别?”“以前我们学习时也研究过苏联拳击的特点,他们的打法十分强调力量,动作短促,打法直接,这和他们优秀的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古巴选手的打法则更强调灵活性,步法灵活强调变化,比如古巴选手的摆拳就有一个手臂下旋的动作,这个线路上的变化让你在摇闪躲避时很难躲开。”“我在多年的拳击教学中总结出来8个字—稳、准、狠、快,灵活巧妙。稳就是心态要好,不能急噪;准就是不打空拳;狠就是强调要有重击;快是指要有一个进攻的快节奏高频率,加上身法上的灵活巧妙,就能战胜对手。我最喜欢的拳击手是伦纳德,他的步伐非常出色,进退自如,始终能控制比赛节奏。”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