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落户五邑大学 助力江门市申报 “全国武术之乡”

功夫资料 2015-10-26

中国侨都·“武在江门”首届江门侨乡武术文化节将于10月24—25日在五邑大学举办,同时,还将在五邑大学成立以传承与发展侨乡武术文化为目的的“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为何首届侨乡武术文化节以及“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都选址在五邑大学?这是因为,在挖掘、保护和发展侨乡武术文化方面,五邑大学不仅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并且有力地推动了侨乡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承,成为我市申报“全国武术之乡”的重要助推力。

五邑大学武术教学基础深厚

据了解,五邑大学武术教学基础深厚。当前,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开设有武术、武术散打选修课和公选课。据统计,2012—2013学年开设武术与武术散打选修课11个班、公选课2个班,学人数达到500多人。

另外,该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特色武术运动队,选拔学校中有武术资质的学生参与。近两年来,在五邑大学体育部老师索奇山的教导和探索下,邑大武术队多次在国际级、省级、市级各大武术比赛中夺得金奖。

例如,在日前落幕的第四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中,索奇山带领邑大武术队参赛,共摘得2金3银2铜共7枚奖牌。在比赛中,邑大武术队的队员们将发源于江门的周家拳、蔡李佛等拳种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示了侨乡武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更好地传承侨乡武术文化,今年8月,五邑大学武术队还邀请了江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庄狮艺传承人、市工人龙狮武术协会总教练陈耀灿,向邑大学子传授舞龙舞狮的技巧。教学内容包括龙狮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传统南狮竞赛基本技术与规则、舞狮训练方法及套路编排等。

索奇山认为,虽然这些老师傅没有大学文凭,但他们练习传统武术几十年,不仅熟悉套路,还深谙武术思想。这些老师傅除了教学生武术技术之外,也希望学生能学习中国传统武术的仁德思想。

两个“联盟”传扬侨乡武术文化

正是由于五邑大学有了深厚的武术教学经验,同时对于侨乡武术文化具有系统研究,因此由市委宣传部和五邑大学联合成立的“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就落户于五邑大学。

索奇山表示,江门武术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现在成熟的或基本成熟的有8个武术流派,包括蔡李佛、咏春、周家拳、太虚拳等。之前江门一直缺乏将这些流派进行融合的平台。而将要成立的“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就弥补了这个发展短板。

“如果将各个拳种比喻成一根筷子,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就是绳子,将他们绑在一起成为一根棍子,从而用共同理念去推广江门武术。”索奇山说,该研究中心的成立能够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侨乡武术文化,这对于我市申报“全国武术之乡”具有很大作用。

索奇山透露,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将具备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中心将下设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会,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以及广东省侨乡武术馆校联盟和广东省侨乡海外武术家联盟。

“我们计划在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设立传统武术运动队、传统龙狮运动队、传统武术文化科技小组,通过聘请各拳种技艺高超、武德高尚的传承人作为兼职教师。努力把基地打造成五邑各拳种的汇集地,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传播五邑武术文化正能量。”索奇山说,“同时,为了扩大该基地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将设立广东省侨乡武术馆校联盟、广东省侨乡海外武术家联盟等,通过这两个联盟不仅能汇集本地的拳师,还能汇集海外的拳师,从而形成互通交流,增强各拳种的推广和普及,将侨乡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来源:江门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