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形意拳耄耋传人包义元

武术流派 2012-10-23

功夫资讯网讯 中国传统内家拳法体用兼备、内外兼修,下至垂髫少年,上至耄耋老者,皆可修习,有“耄耋能御众,四两拨千斤”之妙,不似西方的搏击运动和体育运动只适合青壮年练习,上了年纪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古往今来,很多内家拳高手至古稀、耄耋甚至百岁高龄,仍身强体健,行拳不辍,这就是中国传统内家拳的魅力所在。在六朝古都南京,就有这样一位耄耋之年的内家拳高手,他就是河北派大架形意拳传人包义元先生。

包义元出生于1929年,现年83周岁。他自幼酷爱武术,青少年时就追随多位拳师习练长拳、少林拳、太极拳等拳术器械,苦练铁砂掌、铁臂功等功法。他没有门户之见,只要有机会,就拜师学习不同流派的拳艺。八卦掌名家孙锡堃先生来南京传拳时,正值少年的他就跟在孙先生的成年弟子后面一起练习八卦掌。孙锡堃是程派八卦掌宗师程廷华长子程有龙的高足,八卦掌技艺精湛。据包义元回忆,孙锡堃在南京期间,身体已经发胖,外表看来很臃肿,但是演练起八卦掌来异常灵活,做下势动作时,上身贴着地皮运行,如燕子抄水般轻灵飘逸。老前辈的功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已到不惑之年的包义元遇到了南京形意拳名家李楚民先生。李楚民所学为河北派大架形意拳,为刘奇兰——李存义——马玉堂一支,师承于马玉堂的高足时佩文先生。马玉堂(1872—1959),字子重,河北省安平县子文镇人,为李存义高足,全面掌握形意拳要领和精髓,造就大批武术人才,如南京国考第一名朱国福及其同门师弟时佩文等。时佩文(1899—1986年),字蕴章,河北省新城县袁家营村人,少年时随马玉堂习形意拳,尽得精髓,后定居南京,历任警官学校和首都卫戍司令部武术教官,潜心研习形意拳和杨式太极拳,终成一家。时佩文在南京广授门徒,为形意拳和杨式太极拳在南京的生根发芽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培育出众多优秀的人才,其中李楚民获形意拳真传,成为享誉沪、宁的江南形意拳名家、金陵技击高手。李楚民武功高强,武德高尚,精于散手技击,其无影手、问心掌、反背掌及窝心脚,每发必中,盛年时在上海、镇江和苏州等地和习武之人进行交流切磋,从未有过败绩,在苏、沪、皖一带名闻遐尔。包义元遇到李楚民先生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功夫和李先生相比,差距实在太大。就拿他擅长的铁臂功来说,他可以用双臂将粗壮的树干磕打得乱颤,可是却靠不动李先生弟子的手臂。而李先生的弟子们从来没有练过手臂的外操排打功夫,完全是靠内家形意拳练出来的。于是,包义元拜李楚民为师系统学习形意拳,尽管他的年龄比李先生还要大三岁。于是,包义元成为李先生年龄最大的弟子,包义元尊师重道。李先生的门下比他先入门的弟子尽管年龄要比他小二三十岁之多,他还是以“师兄”相称。因而,他赢得了师兄弟的尊敬,得到李先生的悉心传授,功力日增。

包义元几十年如一日,习武练功不辍,练就了扎实的功力,也获得了强健的身体。2004年,76岁高龄的他在山西省体协举办的全国形意拳精英大赛中获老年组拳术银牌、剑术金牌。今年10月20日在南京举办的应天形意、太极拳金秋联谊会上,83岁高龄的包义元宝刀不老,与陈尔平演练形意拳安身炮对练,其身法敏捷、劲力饱满、精力充沛,将中国传统内家拳“耄耋能御众”、“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奇效展现得淋漓尽致。

包义元(左)与陈尔平安身炮对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