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武术高手需要缘份

武术流派 2010-07-23

北京的天气又开始变热了,公园的荷花也正当时。公园晨练的大军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有一位老大妈可能是新来的还没来得及买宝剑,但也在太极剑的人群边认认真真地跟着练习。试着送了他们几张少林武校的宣传彩页,大爷大妈们热情很高,都表示有机会要去武校参观学习。

在一个幽静的空场上,有几位老兄弟在练形意拳的搓脚,旁边还站着位老师傅,讲话铿锵有力,身体非常健硕。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是位白猿通背拳的高手,并且是正宗传人。

做为一位回族老人同时也是个老北京,老人非常幽默健谈。说武林中有很多东西被误传,比如有句俗语叫“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但这句话里的狗腿子应该是“勾腿子”,是摔跤的一种技法,他说保定是以摔跤出名的。说到勾腿子,就“勾”起了老人拜师学艺的经历。

老人说,成为功夫高手是需要天分的,但机缘有时候更重要。老人出身戏班世家,哥哥和姐姐都是武生出身,可他并没有学戏,不过天生身体强壮,学校里的孩子都打不过他,有一天,从保定转学来了一个同学,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撂倒了。这对一向自负的他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消沉,只是成天琢磨怎么才能摔倒对手。父亲看他苦闷,提醒他说你大伯不就是摔跤高手么,为什么不拜他为师。他高兴得跳起来,连夜骑车赶去拜师,没想到大伯却不收他,说资质不够就是亲侄子也没用。

在传统武林中,拜师和收徒都是很慎重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其实是指收了徒弟之后要像父亲对儿子那样养育徒弟,责任是很重的。老人当时并不明白这些习俗,以为大伯看轻了他,不信自己学不好武功,义愤之下就走了一段学武的“歪路”。

好徒弟难收,其实遇到明师更难。老人在满京城找师傅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位,其人侃侃而谈,动作花哨漂亮,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很能“忽悠”。他让老人练一个双脚倒吊在树上的动作。老人不明就里,照要求练了几天,可回家发现哥哥姐姐也在练这个,遂明白这位师傅原来也是“戏路”的。他只好拜别这位师傅,继续他的寻武之旅了。

在三个月之后,老人终于遇到了他的恩师,这段机缘是很有戏剧性的。那天,他在和一个少年在院子里对练,进来一位中年武师和一个更大的孩子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然后中年人问他,敢不敢和这个更大的孩子打?老人回说有什么不敢。结果,更大的孩子被打败,中年武师笑着点了点。这时,院外又走进一个人,冲中年武师叫“二哥”。老人发现这人是他大伯,大伯笑着说道你的事儿我一直没有忘,我这位二哥是练白猿通背拳的高手,你就拜他为师吧。

谈完这段经历,老人说武林中人收徒都是讲究缘法的,他的恩师也是先不动生色地“考察”了一下他的烈性和用功,才肯收他为徒的。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不再对中国武术感兴趣,主要是怕辛苦。所以老人的功夫都没能传给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收徒,只是经常指点一些有缘人正确的习练方法。老人也明白,这样下去他的一身功夫可能是找不到传人了,可他也对这种情况无可奈何。

与老人分别后,我看到有位年轻人在教一个法国帅小伙练习散打,旁边还有位女翻译帮助沟通,教的人和练的人都很投入。联想到日本的空手道和韩国的跆拳道很早就享誉世界,而做为它们的本源中国武术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发展,只能感叹良多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