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堂创办人王建刚谈武术搏击赛事

武林动态 2014-11-14

功夫资讯网讯 王建刚,济南演武堂国际格斗训练营有限公司和济南青云轩体育赛事策划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两家公司旗下有四个系统:包括AWA国际武术赛事、演武堂国际格斗训练营、青云轩国际医疗、青云轩文化传播。王建刚于2009年开始与李运涛先生一起,以《武林风》山东外场赛事组委会的身份开创了山东的搏击赛事。2010年下半年与李运涛先生联合刘涛先生,开始创办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功夫王》栏目组。2011年9月开始正式离开《功夫王》栏目,自创演武堂。演武堂创办三年来,组织举办了多场国内外武术搏击赛事。王建刚成功进入武术搏击赛事领域并获得了国内外武术界人士的高度认可。一个圈外人,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融入到竞争激烈的武术搏击赛事圈且获得成功?演武堂给他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本站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了演武堂创办人王建刚先生。

问:王先生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演武堂”的来由?您成立演武堂有何初衷?在演武堂组织的赛事中,获得了哪些国际资源?

答:演武堂这个名字是2011年9月15日,梁山巴特尔和考克莱那场比赛前取得。当时我们是山东体育频道《功夫王》栏目组,我作为制品主任和制片人李运涛先生在 栏目发展上面出现了分歧,我就离开了《功夫王》栏目组。梁山的比赛是我帮梁山影视武校王校长做的,所以就以演武堂的名义进行合作。当时也没有很多想法,就是觉得演武堂是原先武术界武术交流的地方,就借用了这个现成的名字。当时的定位是利用我们的经验帮主办方制作比赛。后来由于和日本岩熊宏幸先生的长期合作,他对我的做事方法比较信任,所以我们一起合作做了很多次中日的对抗赛。现在来说去日本比赛有十多次了,我尽量每次安排不同俱乐部运动员去日本参加比赛。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他们首先得到了和日本高手比赛的机会,再就是他们看到了日本赛事的一些组织方式。我觉得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问:演武堂举办这么多次选手赴日参赛,请问最难忘的是那一次?

答:第一次吧,我带宣鹏飞在东京有明,武林风去日本比赛的赛场比赛,观众对中国选手去参赛给了热烈的掌声。自己觉得任重道远。现在自己虽然做了一些赛事活动,但做得不够好,觉得很惭愧。

问:在举办这类赛事过程中,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答:很多人对我们有误解,我也知道。主要是说,中国派去日本参赛的选手实力较弱,输了比赛,影响中国武术界形象。首先说,日本人邀请中国选手比赛,都是想邀请高手的。但是,首先,他们现在的状况和原先K-1时候不一样了,也没有很大型的赛事,没有很多资金。现在都是小赛事比较多,都是精打细算活下来的。就像我们参加的HEAT笼斗赛事,他们是一家卖法拉利等汽车的公司,因为老板爱好,所以做了这个赛事。每次比赛的时候,很多公司员工在现场工作。所以每次比赛,邀请外国人都很谨慎。有时候1个外国人,2个外国选手,就是日本和国外对抗了。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票房,有外国人参加,有人买票。这样他们赛事才能活下来。这样情况下,他们请的这一个外国人也没有多少钱做出场费。所以包括我们就不会有高手去参加他们比赛。当这样一个机会出现时,对一些名气小的选手,出场费是可以接受的。他们也想和高手打一下,也要赚钱。所以,基本上每次去都是名气不大,但是我认为实力不是很差的选手。而主办方,作为主打的和外国人比赛,当然要有影响力的选手参加,这样就造成了我们输多胜少的情况。

每次我们选手打的好的时候,主办方老板都是赛后给选手些鼓励。很多来中国打过比赛的日本俱乐部教练,专门来现场给我们讲这名日本选手的特点和弱点。给我们做助理,帮助中国选手。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中日对抗,就是朋友的队员来了,他们要来帮忙。上次杨旭去日本比赛时,杨旭原先在德州赢过的对手,专门赶来和他见面,给杨旭加油。我们都很感动。所以说,我们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找国内的水平高的选手赴日参赛。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国家队省队不可以,有些签约的不可以,有些名气大的只打自己赛事的比赛,有的只打自己选择地对手等等。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我们希望小俱乐部的运动员能尽快成长,能为我们争光。

我的搭档岩熊先生也是有这样的痛苦。岩熊先生痛苦和我差不多,但是比我要严重。我们去日本比赛,观众不会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起哄,他们觉得就是比赛,是技术的对抗,与选手是哪个国家关系不大。也有人为我们加油。岩熊先生拳馆的学生都为中国队加油,徐琰的比赛视频中就有他们加油的声音。他们穿上中国俱乐部的T恤为我们做助理。但是来到中国后,他们要接受观众的起哄和谩骂。运动员基本听不懂,但是他们看得出来。岩熊先生听得懂,所以他觉得很痛苦。所以,还是希望以后的比赛能大家多交流及战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问:您觉得日本的格斗环境,相比中国的格斗环境,最明显的优势集中在那些方面?

答:不能说优势,说不同吧。首先比赛很简单,不需要报批。提前几个月租好场地就开始宣传,对阵选手一个个签约,然后就开打。不需要武警检票,不需要公安执勤。其次观众,感觉观众很专业,他们比较懂,不随便起哄,不宣泄情绪。再就是选手。他们很多是有正式工作,业余时间训练。他们很多下班后加班,然后或者晚上8点,9点去训练。训练完就晚上11点多了,然后回家。因为有工作,没有生存压力,很多选手40岁还参加比赛。当然要是成了明星就转为职业了。还有一些学生业余训练参加比赛,觉得有天分就转入职业,如果感觉不适合,成不了明星,就老老实实升大学,学专业,找工作,把搏击作为爱好再说。也就是说他们觉得搏击能养活自己的时候,才成为职业选手。如果不能养活自己的事后,就先找工作来养活自己。这样就有稳定的运动员和稳定的赛事。

问:您在组织此项赛事中,觉得最大的困难是那些?资金、选手资源、训练水平、还是其他因素?

答:现在我们的格斗赛事类似于中国足球,练得少,说得多。人人都有武侠梦,人人都有大肚子。所以真正的搏击迷少。如果这些人多了,就去训练,就能养活拳馆,就能让孩子不上网,少去辅导班,多去训练馆。就会有人买票看比赛,这样我们这个事业就能发展起来了。所以我们的问题还是基础的问题。

问:如果将中国本土选手直接赴日训练并参赛,在日本打拳并以此维生,您觉得是否有可行性?

答:我觉得是可行的,我也和他们讨论过。有的赛事组织还表示可以免训练费,但是要自己生活和住宿。问题是家里有钱可以负担生活费用,或者做别的工作赚钱。但是很多选手不想学日语和一门生存技能。因为谁也不能说自己开始就有能力打拳为生。国内也是一样,我多想年轻的运动员能有一份职业来养活自己,然后参加比赛。我觉得没必要一天八小时不间断的训练的。

问:您对于中国武术搏击赛事的发展,有何愿景及期望?最终希望演武堂达到何种高度?

答:我希望通过努力,有很多的年轻选手,年轻的学生参与搏击训练。只有强大,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网上发牢骚是没有用的,希望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演武堂现在就是一个平台和通道。没有自己的俱乐部,所以有机会的话,就能和全国的俱乐部合作,不封闭,没有私心。我想的是做成业余选手为主的赛事,为年轻选手提供平台和机会。希望能帮助小俱乐部发展壮大。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们做活动不光从那些有名气的俱乐部和搏击明星做起,还要带动更多的小型俱乐部和有潜力的运动员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奠定扎实的市场基础,使更多热爱武术搏击事业的人们有机会成名。现在国家提出了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体育事业发展,这必将大力推动包括中国武术在内的各项体育活动迅速发展,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我希望演武堂借国家大好政策的东风,顺势而为,做大做强,成为叫得响的国际化品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