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徽州武术文化

武林动态 2012-09-14

功夫资讯网安徽站讯 这里话说徽州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徽州的特殊环境有关。经商、考官是徽州人努力谋求的两条重要生活出路。当然,不是“只是”,而是“条条道路通北京”,“大路通天,各走一边”。徽州也有武状元,如程灵洗的后裔程鸣凤就是一个代表。还有更多的武举人。随着徽商的发展,像山西太谷祁县一样,大批富商,也聘用了大批拳师“护航”,甚至直接掌管“镖局”。到过内蒙古与张家口的人都了解晋商的镖局。而山西祁县的心意拳,太谷的形意拳最后形成了两大拳宗。徽商,首先到达的杭嘉湖及扬州两淮,也都可见到武术高强的徽州人,伴随徽商一起发展起来,起到护卫作用。在徽州本地也有一批人,持之以恒地从事武术活动,一个绩溪老乡,长年在上海滩担当保安工作,还能二指禅。前两年,走了。我才急于组织人下去调查徽州武术界现状。从中了解到:像祁门的王新华创立了适应徽州环境且具有徽州特色的“方式太极”;绩溪的“板凳花”;徽州广泛流行的柴挑、担柱,都有自己的特色。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太极创立人有四家:有明代说,如陈派;有清代说,如杨派;河北和派,是清末更晚。时间最早还是徽州的南朝篁墩程灵洗与唐代歙县的许宣平。他们创立太极拳之说,就更成老祖宗了。而武当派拳宗张三丰也死在齐云山。少林拳,特别是少林棒法,也是因程灵洗的后裔整理成套路而得到传扬的。中国拳法的集大成者,则是徽人兵部尚书胡宗宪领导下的戚继光完成的。可见徽州武术的影响,其源更远,其流更长,影响更大。而与徽商一样,都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注意品行修养,注重德行,不夸耀、不声张,更不逞威。这方面,更值得认真研究、挖掘。

徽州武术历史悠久,而且很有特色,一般有四个特点:一、练武为了防身,因此招数突出后发制人。徽州人从山区走出去考官,尤其是经商,在动荡的社会中,为保自身安全的需要,都练几手,以防万一。二、因基于防身,一般不带武器。徽州人大多数不是讲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以宋代形成的棍棒手法为基础而形成的以“扁担”、“担柱”为主,练就防身本领。身上的粗布“腰带”,也是外人根本不注意的徽州人制胜的武器。只要爆发力强,沾水之后,很具威力。历史上有生动的例证:三个徽商走街串巷卖布,五个强人持刀劫布,规劝无效,领头徽商将布疋摔进路边水塘,强力拽回,打倒两人。强人傻了,见其他两人,已手持扁担、担柱,一看气势不好,只好乖乖逃跑了。徽州民间还练出一种特殊的可又常备不懈的手段,比如以家用长凳为武器,打击打劫入室强人,形成了颇有名气的“板凳花”。绩溪的陈仲圣与我们见面时,还耍了几手,动作熟练气势逼人。三、低打高。习武中,有强人从岭上冲下来的特点,先防冲击力,避强而击弱,避实而击虚,四两拨千斤。徽州人个子一般比较小,因此,还有小个子打大个子的特殊手法。四、强身健体。这是越来越成为习武练艺的主体追求与习武目的。徽州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系列练武多种方法,如抛石锁,举称砣,双手攀竹竿,空中走竹林;耍钢叉,举头旗(注一),舞“担柱”,柴挑刺(注二)等等。这些,过去在民间相当普及。徽州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许多特殊性,生活使然,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徽州武术体系。

徽州武术有本源性、地域性、民间性的个性,是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之一。我们衷心祝愿徽州武术在徽州文化中占有她应该占有的地位,发生应有的影响,在全民健体中,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徽州武术界任重道远。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界已“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文化如此厚实,如此灿烂的徽州,武术事业也必定更加兴盛。(张脉贤) 

徽州许宣平的37式太极的传人吴新华老师在第四届高峰论坛上

吴新华老师的徽州许氏37 式太极拳在武交会上勇夺金牌

 注一:徽州多种庙会中如送汪公大帝等,都有大旗手。一根完整长毛竹,单手、双手举起前行。平时练,用时举。旗约两层楼高,非一般臂力所及。这个旗手,往往是村里著名的习武高手。注二:挑柴禾用的挑竿。用时以尖穿柴禾上肩。特点是两头尖,可两面向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