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拳师余治君甘当武术传播志愿者

武术流派 2015-10-26

10月15日清晨7点,江南体育馆的健身广场上,一群红衣女子正在晨曦中练习太极拳,为即将开始的2015年南岸秋季武术交流会作热身准备。只见她们全神贯注,纵放屈伸,刚柔变化,一招一式皆有内涵。她们来自南岸武术协会代表队,队长余治君为国家一级拳师,今年59岁,修习太极逾10年。在10月2日结束的2015年重庆市第六届“尚赏居杯”职工武术邀请赛中,余治君带领南岸武术协会代表队的20名队员,包揽了集体项目太极拳与太极刀两个金杯。

练太极,最初为治病强身

“从2003年接触太极,拜师学艺,10余年来天天都练。即使有其他事务要忙,每天也保证两小时的练习,”余治君这样告诉记者,“其实最初学习太极拳,是为了治病强身。”

若非听她亲述,你一定不会将眼前这位保养得宜、容光焕发、身材匀称的女子与“药罐子”、“重度甲亢病患者”等名词联系起来。

“曾经我挺胖的,脖子也因病变得很粗。医生告诉我,甲亢病将伴随终身,一直离不开药。现在我早没吃药了,那些都成为过去时。”如今的余治君,已可以笑着聊起曾经的病痛折磨。

余治君与太极的相遇,最初是一次被动的选择。她坦陈,自己曾因身体不好,平日里不愿多涉足户外,也不爱运动。在2003年,眼见余治君所患甲亢病情加重,亲朋都劝她到户外走走,“你这样一直呆在家里不是个办法啊,还是试着做做户外健身吧!”不爱跳舞和登山的她,想到了太极拳。

从“坝坝拳”到国际比赛金牌

“一开始是加入的‘坝坝拳’,就是跟着社区的太极爱好者学习。”这一次看似偶然的邂逅,却在余治君年近半百、病痛缠身之时,开启了生命中一个全新的天地。

修习太极拳之后,她很快便展示出极佳的悟性,只需老师示范两次基础拳法,便能领悟其中精妙。如此一来,她更是愈发喜欢上了这项颐养性情、内外兼修的运动,买回大量道家、太极拳方面的书籍潜心钻研,慢慢领会出一些修习的诀窍。

“一定要舍得练!最初也许会觉得枯燥,但当你真正进入太极的世界,你就会感受到它的奥妙。”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专心无他、简单质朴的执着,才让她能够沉醉于太极的世界,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改变。而这一番玄奥,也正契合了道家所倡导的“清静自然”之理。

如此状态下,她的勤学苦练很快便收获肯定。2008年,余治君参加第七届香港国际比赛,获得太极项目个人组金牌。2010年,在巫溪举办的重庆市老年运动会,她如愿获得太极组个人冠军。

考取一级拳师,带过几百名学生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汉族传统拳术。

抱着治病强身的目的修习太极拳,成全了现在健康的自己,余治君觉得很满意,她开始想要让更多人分享到太极的好处。“我也有一个师傅。每一个师傅,就是一个传承。”她认为,如今太极虽然门派众多,但武术是不分家的。

2004年,余治君加入南岸区武术协会,同年,考取了国家二级拳师和国家二级武术裁判。

2005年,余治君考取了国家一级拳师之后开始带学生。如今,她已先后教授过几百名学生,也有了自己的徒弟。

2013年,她的徒弟夏洪华获得重庆市太极拳武术邀请赛第一名。今年,徒弟林后君在重庆市传统武术精英赛,获得太极拳项目第三名,在南岸区武术邀请赛中获得第一名。

喜欢就投入,当武术传播者

可不要以为太极拳是一项中老年运动,据她介绍,带过的学生中,就不乏上班族甚至在校大学生。每周二三四的清晨7点到9点,他们都会在江南体育馆二楼的健身广场,修习太极拳。因热心武术推广,倾囊相授,余治君被推举为武术协会的秘书长。

如今,南岸武术协会下辖40余支武术队伍,人数逾千人,辅导站点也深入到每个社区及各类武馆,涵盖少林、峨眉、武当、僧岳等门派。

除协会日常事务外,余治君还张罗着各社区武术辅导站、武术队及区内各武馆武术交流会等大小活动。武协的工作是没有报酬的,她却甘当这样一个传播武术的志愿者,为发扬武术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喜欢了,就投入了,”余治君恳切地说,“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

来源:南岸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