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建——少林传统功夫嫡系传人

武术名家 2014-08-03

寻访德建

少林寺到德建隐居的三皇寨,相距有十几公里,相隔了几座山峰。

也许是要考验我们,少林寺景区内的上山旅游索道因为当天风太大了,暂停营运。为了见到真功夫,于是决定爬山。

沿途纷飞的红叶,呼啸的山风,蜿蜒的山道,无穷的石阶。来自广州的我们背着背包,要进入深山寻访一位传说中的少林武术高僧,这一切似乎都很符合武侠小说里常见的意境。路上很少人,零星碰到几个采药的当地农民,他们也说知道德建师傅。

在崎岖的山道里行走了接近3个小时,又在山崖边险峻的石栈道上花去1个小时。在嵩山,有中国最古老的山地构造,景色迷人,我们却不敢多流连,终于两腿发软地赶在下午两点到达了藏在山壑中的三皇寨。这里属于少林寺的分院之一,平时很少游人到此。正是因为清静,如今则成了德建修身练武的地方。一照阳光洒下,祭奉天地人三皇的旧庙、两座石塔、自开的菜地、紧闭的小木门……一切都很简陋,显得非常的静谧。

德建的俗家徒弟行曦很和气地接待了我们,然而他却遗憾地告诉我们,师傅下山去了,已经走了一个星期。但他答应帮我们给德建打个电话。

德建下山的时间不定期,主要是会友或是给人治病。尽管他在三皇寨的时间要比在少林寺的时间要长,但要见到他本人还需靠缘分。十几分钟后,行曦终于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德建师傅正在少林寺,他下午还要出去给一个病人看病,晚上可以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地点是慈云堂。

为了让我们不屈此行,行曦带我们参观了德建打坐和练武的“龙阳洞”。这里原是绝壁悬崖上的一个天然石洞,后来被德建扩凿成一个拱顶的石窑洞,洞壁里又凿出一张石床。洞前砌起的一道石墙,旁边为深渊,这就是德建练习“心意把”的“一字桩”。行曦指着远处的高山说师傅也经常带他们到山上采药。“这附近的山峰全都走过。”据说三皇寨过去败落不堪,德建到此后才化缘重修的。

德建(号合一,俗名丁洪本),42岁,东北人,10几岁时参加过家乡的武术班,1982年来到了登封少林寺。1988年拜少林寺行性(俗名张庆贺,寺内辈分比德建低一级)为师学习少林功夫,至今已有16年。行性在1955年后曾跟随吴山林学少林功夫,吴山林是少林寺一代武术名师寂勤(俗名吴轱轮)的俗子。中间有段典故值得一说:寂勤学得古传少林拳法秘笈后,曾打出山门还俗,后将绝技传给儿子吴山林,将少林武术带到民间。上世纪30年代少林寺因为担心功夫濒临失传,就曾经专门请吴山林回寺教了3年。

1999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少林当时的主持素喜的见证下,行性举行仪式宣布正式将禅武医少林传统绝学传于德建。德建也从此成为目前少林传统功夫的代表。以上就是德建所学的少林功夫的基本渊源关系。

“武术”与“功夫”

对德建来说,少林寺是繁华的家,三皇寨是清净的家,两个地方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在少林寺的禅堂位于进山门右首的慈云堂,院内竹林茂密,这里的回廊里集中摆放着少林寺现存的各类石刻名碑。

夜色渐暗,少林寺更加令人产生好奇心。行医匆匆归来的德建在自己的禅房里接待了我们。由于武术和功夫是现在一般人很容易混乱的概念,于是首先就拿出来请教他。

德建这样回答:“武术和功夫是两个概念。先说武术,武,从古到今就是‘动武’,动武就是打斗,武也有代表道义的意思,美国对伊拉克出兵是不武。术,是打斗中的招术,这里专指内功而言。合起来就叫武术。”

“至于功夫,则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一切运动。例如洗脸、上香、割麦、炒菜……只要有心意到,也能练成功夫。”德建站起来,给我们演练了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拜佛、铺被盖的功夫,不露痕迹却让人感到了虎虎生气。“功夫首先就是用心用意,然后以心意带动肉体,使人的身体达到气顺、力足、灵活,再把周身的能量都调动起来形成整体,发出功力。”

“功夫是融入生活的,不单对武术而言的。它还是一种很有底蕴的文化。”德建说,“至于少林功夫,则有‘禅’,这是在心里的,是修身的;有‘武’,是强身健体,促进发育的;有‘医’,此乃‘大道’,每个人都应该懂点医术。”

武术和功夫其实在少林武功内部也是有分化。一般来说少林武功传下来主要有3支,传到德建的是属于少林南院这一支,是遵循正宗传统少林禅武医的路子;其他分支多走上了竞技武术的路子,登封众多武校所练之武术多为竞技武术,大都为另外两支的传承。

应该说,传统功夫和竞技武术,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竞技武术容易普及,适合年轻人演练,实用性强,可以很快出成绩,在中华武术走向国际竞技体坛的今天,竞技武术易于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但竞技武术文化积淀不足,少了禅意的融通和禅医的调理,正像其它很多体育项目一样,过度的体力透支和伤痛容易给身体带来隐患。而传统的少林功夫是禅武医合一的,不仅适合年轻人练,而且一直到老都可以练。

目前少林功夫在申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此项遗产所要求的少林武功不是目前那些规范化、表演性的竞技武术,而是承继困难、濒临灭绝的传统少林功夫。

德建说,“现在真正的少林功夫面临灭绝,我很担忧。这里有社会发展的原因,诱惑太大了,还有流于形式的功夫太多了,真正苦练的人太少了。在过去有句话:苦恒出高手。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练出的功夫才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不为所动,能克制住就做到‘苦’。但看起来这个‘苦’比过去还要难。”

“师傅叫我去三皇寨,是很有远见的。我自己也喜欢那里,像有一种感应。”

“因为我是一名僧人。对此我什么都不想多讲,我只默默地做我自己的,尽力而为地做好一个少林弟子。”

但德建强调,自己并不是少林寺的武僧,“我只是其中一名僧侣。”

“少林寺是少林寺,功夫是功夫。有很多少林寺的俗家弟子的功夫超过了少林寺的。”

关于练习功夫,德建最后说,“练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需求和手段,是进化自己、约束自己的手段。练功不是一定要跑到少林寺来学,就近有业余的老师都可以,功夫不是某个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练。”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