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武能文蜚声中外

武术名家 2014-08-03

新春时节,笔者慕名拜访了从二十年代就已蜚声中外、善舞能文的武林宿将,现任甘肃省武术协会顾问的杨松山先生。

杨先生精于查、华、炮、洪、地躺、形意、太极等种拳及长、短兵器,擅长摔跤、拳击,散打、技击造诣颇高,早年曾东渡日本,学习柔道、剑道等。他德高望重,文武兼备,博学强识,善集百家之长,融会贯通而又勇于自辟蹊径。

笔者见到的杨先生,腰板挺直,步履矫健,精神矍铄。尤其令人叹服的是,他虽然年逾古稀,却满头青丝,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开怀畅谈武林春秋,使人有觉当年风云历历在目。

杨松山先生190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童年时代授业于武艺精通的著名拳师王丹沉。他少有大志,白天读书,夜晚习武,每当夜阑人静,即与挚友名师赤膊光足,刻苦练武,或拳械或散打,如痴入迷,没完练功汗流浃背,长期寝宿于练功场上,打下坚实的武术基础。

“五三”惨案后,日寇占领济南,他受北伐军革命思想的感染,满怀爱国热情,毅然弃家徒步南下,寻求光明和真理。1928年6月道南京中央国术馆参加入馆考试,他凭着娴熟洒脱的武艺,得到西北军将领、国术馆馆长张之江额赏识。在国术馆,他常与各派名师、高手切磋武艺,也曾和中央大学的美籍教授、拳击名师麦克罗交流心得,物换星移,毫不懈怠,他的技艺终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同年十月举行武术国考,全国四百多名精英汇集南京。经过三轮异常激烈的争夺,杨先生被评为第17名优等选手。但是在大会即将颁奖时,却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当时的爱国将领冯玉祥,仅送来十五份奖品,主持国考的张之江十分为难,不得不亲自出面给第16名和第17名最优等选手郭长生、杨松山做工作。杨先生刚正豪爽,虚怀若谷,轻视名利,当即表示甘愿退居到三十名优等选手行列之中,以示对知遇者张之江的支持。全体与会者对杨先生这种高尚品德,无不敬重。为此大会嘉奖他一把龙泉宝剑。同年冬天,中央国术馆进行全馆文、武两科考试,他出类拔萃,文、武两科均独占鳌头,成为武坛佳话。此后杨先生声誉日盛,使他跻足于国术馆教授行列,年仅23岁。冯玉祥将军别具慧眼、卓识英才,对杨先生的精湛武艺和高尚品德非常赏识,经常来馆观看杨先生的武功和教学,并亲自保送他去日本人能学习柔道、剑道“九一八”事变后,杨先生从日本回到南京中央国术馆。此时杨先生集文武、中西之道于一身,并勇于开拓新境,融会贯通于教学之中,再加他循循善诱,平易近人,一扫保守陈旧之俗,传授于求教者,所以深的学员和同事的敬仰,不久为升任为教务长。

经杨先生培育的国术馆学员,许多人现在已成为高等学府的栋梁,有的在各级体育机构担任要职。

在此期间,杨先生曾一度应邀到黄埔军校(当时在南京)任教官,他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自编了“初级拳”、“中级拳”、“空手夺四枪”等套路,有的至今仍为军事学校教材。他同王子平台合作演练纯属的两项对练套路“对宝剑”、“双手带对枪”,以及他创编的“空手夺四枪”,曾拍成电影供后学者观摩。

说到这段经历时,杨先生起身,潇洒自如,身步灵活地做“对宝剑”中的动作。笔者似见到当年他与王子平先生龙游凤舞,珠联璧合的精湛武艺。接着他又做了几组刚劲、快速、多变的动作,再现当年武坛夺魁之雄姿。

1936年,由国术馆和国体转校联合组成的体育旅行团,在杨先生的带领下,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巡回表演,历时半年。海外侨胞把对祖国的热爱倾注到旅行团身上,著名爱国诗人士、华侨领袖陈家庚先生和各地的华侨领袖,热情接待他们,对他们的表演、比赛以及生活给予无为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并在报纸上热情宣传、赞誉,大长了中华民族志气。杨先生全面、精湛的武艺深的侨胞和外国友人的赞赏和敬慕。旅行团的表演,对东南亚武术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讲到这段经历时,杨先生杨先生无限感慨地说:“现在,全国武术的发展朝气蓬勃,各省都有代表队,每年有两次全国规模的观摩、表演大会,这是旧中国不能比拟的。我亲身经历了中央国术馆的兴衰,目睹了旧中国武术人才得命运,忆昔抚今,感触很多。解放后,虽然几经辗转,我到兰州成了建筑工程师,但我将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代,献给了武术教育事业,回首往事,感到没有虚度此生。我应当为国家和人民多做有益的事,否则将与草木同朽。”

杨先生毫无倦意,讲述了五个多小时。从他的追述中,我得到极大的鞭策和激励。他是一位胸怀大志的暮年壮士,是武术界久负盛名的全能宿将,是一位热爱祖国,有志于中华民族有志于中华民族崛起的英雄豪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目前,杨先生正在写关于中央国术馆兴衰的回忆文章。笔者相信,人们都会希望这位“伏枥”老骥,今后能有机会和全国武术界同仁,共同探讨武术运动的发展,把他卓越的成就贡献给武术事业。

注:李德成原甘肃省武术队主教练,后任河南省武术队主教练国家级教练,中国武术高段位九段、第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中国武术队套路队主教练。 获国家体育总局最高荣誉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贡献奖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