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虚“球”实悟太极——记太极藤球功创始人刘德荣(组图)

武术名家 2014-08-03

“圆”虚“球”实悟太极

——记太极藤球功创始人刘德荣

刘德荣正在人民广场教授太极藤球功

刘德荣正在人民广场教授太极藤球功

学生们的太极都打得有模有式

刘德荣和他的太极藤球

每天上午7点半到9点半,在贵阳市人民广场的花钟前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身作白色太极服,熟练打着太极拳、或是耍着太极箭,或是拿着个藤质的球耍弄的也是太极的招式,身后总有三四十人在跟着学——这就是刘德荣。在教完弟子们当天的课程后,刘德荣和记者聊起了天。太极招式轻盈流畅的他,脸上有着岁月留下的沟壑,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初春的早晨天气还是微微的有些寒气,一身单薄太极服的他额头泛着亮晶晶的汗珠。

今年73岁的刘德荣,从事武术运动已有60年,坚持每天到人民广场教授他的太极系列套路。按刘德荣的话来说,这种教学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教还觉得不自在。一个老阿姨给我说,她已经跟着刘德荣学习了两年多的太极了,对于有心脏病的她来说,太极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运动不剧烈却能强身健体。老阿姨说,刘老师教他们这些老年人的时候很耐心,也很仔细,不同的太极套路不仅让他们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也增加了学习兴趣。老阿姨还说,在这里学习的还不止是贵阳本地人,周边一些县市的人周末也会驱车到这里来跟刘老师学习太极。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有的竟成了当地的太极老师,开起了太极学习班,他们一边跟着刘老师学,一边教别人。

说起刘德荣,在贵州的太极界还是小有名气的,他的学生徒弟不仅是广场上这些追求健康的太极爱好者,还有来自美、英、法、日、韩等国的留学生和文化交流团队。教外国人不仅要教基本的姿势,还得说太极的文化。退休后刘德荣被聘为贵州大学的一名武术教师,为了能更好的让他的学生学会太极。年过七询的刘德荣便开始一边教学一边学英语,现在的他基本能用英语表达太极的专业词汇。说到这里时,刘德荣不禁自豪的给我秀上了一段英语,说得还挺溜的。

刘德荣说,太极已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当初和太极结下不解之缘完全是源于一次意外。十岁的刘德荣与伙伴在古城墙上放风筝,不慎跌落城墙伤及头部, “脑震荡”落下常常头疼的毛病。为了治疗这个病,十三岁时,刘德荣父母经友人推荐拜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少侯的弟子顾丽先生为师,以太极拳锻炼为中心,头痛症好了,但他却对太极拳着了迷。先后又师从顾锦章、张学斌两位武术名人学习拳击摔跤,涉猎中国众多门派如查拳、少林拳等。

在学习、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刘德荣想要发扬传播太极的信念越来越强烈。1996年刘德荣通过考试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常年的实践,他渐渐发现传统的太极功法深奥,动作要求高。刘德荣给记者说,太极拳“以意念中的圆为核心”,让学的人想象抱着一个球,但这个虚拟的球大小确很难控制,所以要想学好太极,需要很好的悟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对于太极的大众化推广有较大难度。为了让太极这个国粹能为全民健身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他就用“球”之实彰显“圆”之虚,通过有形的藤球实物为载体,与中医的体表按摩有机结合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创编了太极藤球功。太极藤球功新颖独特、直观易学、集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身,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群众欢迎。太极藤球功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评选为奉献给社会的八个武术健身方法之一,并作为《武术健身方法丛书》中的一册——《太极藤球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就在《太极藤球功》的序言中称太极藤球功与其他的七个方法为武术健身的八朵鲜花。2004年首次在郑州第一届国际传统武术节上亮相,初展其姿就赢得了62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的一致喝彩,纷纷称赞说观其表演是一种艺术享受。2005年这八个方法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一等奖”。

如今,太极健身系列功法已被贵州省和全国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广泛推广,并传播到国外。随着这套功法的推广普及,刘德荣也越来越忙。每天早上,他要到人民广场晨练点为群众作辅导,下午又要到各个武术队进行指导,常常还要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去进行辅导,而遇到省、市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太极藤球功都会被选为开幕式的表演项目,他又要忙组队训练。

今年北京奥运会就要举办了,刘德荣也用自己的方式喜迎着这一体育盛事的到来,那就是把以太极藤球功为代表的太极系列套路传播出去,做一块全民健身运动的铺路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