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组成一个字念什么(功夫组成一个字读什么)

功夫文化 2022-10-30

■于钟华

看到连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读英语时的要求,在英语中,前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和第二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果能够连起来读,这种方式叫连读。比如“stand up”,第一个单词的尾音为辅音,而第二个单词的首音是元音,这就符合了音标中的元辅音构成音节的规律,所以便产生了连读。其实,在连读中只要注意两个主要方面就行,一个方面是两个单词拼起来读后,读得很顺口;第二,读出来后,听起来很顺耳,就像听一个单词一样。

在其他语种中,连读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比如法语、德语、日语、韩语中,都有连读的现象。我们的汉语中有没有连读呢?毫无疑问,汉语中也有连读,而且还有不少。

小时候练字时,听到的教导常常是,“不要”这样去写。现在用手机打字时,打完“不要”这两个字以后,在手机的屏幕上会自动跳出来一个字,“嫑”。从字形上看,“嫑”是“不要”两个字组成的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从字义上说,就是不要的意思。而它的读音,就是将“不要”两个字读音合起来一拼,念“biao”。这个词,在老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还没有。

举一个在老版的汉语辞典中有的字,尤其是在北方用得很多的一个字——“甭”。从字形上看,上面是个“不”,下面是个“用”,把它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从字义上说,就是不用的意思。而它的读音,就是将“不用”两个字连起来一拼,念“beng”。

还有一个最新的字,我也是前天刚刚知道的。我给一个学生发微信时说,你要想写好书法,要狠下功夫,结果一打完,屏幕上面就蹦出来了一个新的字,我一看就一愣,“功夫”是两个字,但现在就把这两个字合起来变成了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巭(读音:gū)。最有意思的是,我把“功夫”置换成“巭”字发了过去,其实这个学生压根就没理解我讲的是什么意思,就拼命地问,“功夫”这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是怎么弄得?我说其实我也讲不清楚。就是这样的一种连读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汉字书写中,汉字的输入中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正儿八经地写“功夫”这两个字,哪怕你写得也不错,但是远没有把这两个字合起来构成一个字影响力大。于是,反过来有人就问,如果我在书法的书写过程中能够有这样一种连读现象的话,那么书法作品会不会凭空增添很多魅力呢?当然是这样,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通过研究,我发现其实连读在中国的书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法,而且甚至是一种不传之密。这样的一种现象在晋唐时期是当做内传的秘诀之一来传承的。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在王羲之的《丧乱帖》(《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书。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里面,我们就会看到有几组连读的现象。比如王羲之的落款——“羲之顿首”,如果你没有学过书法,或者如果是外国人来看,的确连这是几个字都搞不清楚。其实是四个字,只是一下子连起来以后,我们实在搞不清楚它是几个字了,只能将它看作一个符号。而其中的上半部,“羲”和“之”已经完全由两个字拼成了一个字,所以羲之就变成了一个符号。

在王羲之的《二谢帖》中,“羲之女”三个字完全地融合在一起。“羲之”是草书,下面是“女”字,三个字中尤其是“羲之”两个字很难看出来是两个字。这两个字已经拼成一个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字里边哪一个是上面“羲”的,“羲”字里边又有哪一笔是“之”的,不分彼此,已经完全在一起了。

王羲之《二谢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说到这八个字,我还想到一个故事。元代赵孟随着身份、地位和名望的不断提升,也是在周围朋友的怂恿下,准备纳个妾。但是他和他的爱人管仲姬感情又不错,甚至他还有点惧内,不敢和他爱人讲。于是就托人给管仲姬说自己有这么一个想法。结果,管夫人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很不开心。但她毕竟出身名门,绝对不会一哭二跳三上吊,她有她自己的处理方式。于是就写了一首词,叫做《我侬词》。信封一封,托中间人带给了赵孟。词的内容是这样讲的,“尔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下边这几句更有意思,其实我们现在还在用,“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就这么寥寥的70多个字,描述了早年的恩情,两个人怎么好,夫妻情浓,结婚那么多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了。你这个时候怎么还能够容许有其他的人介入呢?赵孟收到这封信以后,感动得落泪了,发誓从此以后不提纳妾的事了。这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里边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管夫人可是中国书法史上少有的女书法家,女书法家本来就不多,这管夫人是女书家里面的少数几个高手。甚至有人说,她不比赵孟差,她也经常代赵孟写信,赵孟也曾经代她写过信。

所以,这封信管夫人肯定是用毛笔来写的。我想说的是什么呢?用毛笔写信和我们现在发个Email、短信,是两码事。我们这个时代其实也挺悲哀的,我给你写了一封信,是用电脑打出来的,那是机械的、冷冰冰的,没有情感,甚至有时候会产生怀疑,产生误解。可能本来是开个玩笑的话,因为字上面没有情感,发过去以后可能就产生误解。但如果是毛笔书写,随着你的情绪波动,笔墨的轻重缓急,情感全部都在里面了。开心的时候字写出来就是一朵花,它会对着你笑,看到的人就知道什么意思,知道你的情感。如果心里面很悲伤,写出来的字也随着情绪低落。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颜之推,他是颜真卿的五世祖,《颜氏家训》就是他写的。他在《颜氏家训》里边有一句教育子弟的话是这样讲的:“真草书迹,微须留意。”就是说,虽然做学问,虽然讲品德,但写字你不能大意,还是要写好。为什么呢?“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你给别人写了一封信,这个信就代表着你这个人,就是咱们老百姓说的“字是脸面”,字写不好是很丢面子的事,不是丢字,是丢面子。而且信传递过去以后,大家通过这封书信可以看到你内在的一种情感,还不仅仅是面目的事,面目上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书法是用来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书写和信的内容,以及要传递的情感,是要同步的。

我们现在写字,即便是写自己的内在情感,手也是跟不上语言的,总是语言先反映出来,然后手拼命地去追。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的。

这就是王羲之的“连读”技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王羲之之前难道写字和语言是不同步的吗?的确是这样,因为这牵涉到中国的语言现象,它和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中国当时整个大的历史进程有很大的关系。其实根本不用学术探究,只要静下来一想就知道,比如现在北京有北京的方言,东北有东北的方言,西北有西北的方言,这些方言相互之间差不多,虽然不能够完全听懂,但大部分还可以听得懂。如果到了江浙一带,或者到了福建,你就压根儿听不懂了。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民族,这么多的方言,政令如何出呢?于是,我们用办法来统一共同交流的工具,这工具不是语言,而是文字。所以,我们的文字和语言是分开的,是两码事。这和西方正好相反。语言、文字在世界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是象形、会意的文字,就是用图像来展示文字的意思。大家可以看到,不管是发什么样的音,只要一看到这个字,就可以交流了,就知道什么意思了。西方是表音文字,只要你一说,我大概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在古代的中国,一直以来能够掌握文字的人始终是少数的。没有掌握文字的那些普通老百姓,照样会说中国话,照样说得很溜,无非是不会写而已。其实,在古代的中国,在意的不是你讲得好不好,而是你写得好不好,文章写得好不好,字写得好不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中国人的文化智慧最终以一种精神凝结在汉字的书写里面,也就是书法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凝结了中国人的高贵精神。

如前所述,西方的哲学凝聚了西方最伟大的脑袋,应当说是西方最主要的智慧在哲学里面。而在中国,只要是书法家,基本上都是其他学科门类里面最高水平的那批人,其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说到这里,就必然又关涉到书法的顶层设计。中国的文字分成前后两期。在一般学者的观念之中,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书写出的作品,也是书法作品。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它们都被称之为“文”。再往后发展,你会发现下边的一组:篆书、隶书、真书、行书和草书,与前面一组的“文”相区别,后面的这一组被称为“书”。同样是文字,前面一组是“文”,后面一组是“书”,这就说明,我们的顶层设计从篆书开始就已经预设了我们要开始进入书法的书写状态了,我们要找到一种全新的书写方式。如果说前面的“文”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后面的“书”则是在顶层设计下有着自己预定好的发展轨道。这个轨道是要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智慧凝结在书法中,去落实这个顶层设计。

(待续)

王羲之《得示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