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太极拳体用表解》•探讨“丹田”-黄天赐
日期:2014-11-23 来源:功夫资讯网
《太极拳体用表解》是杨露蝉宗师曾孙杨振铭(守中)于1961年在香港订正发表的文献。《太极拳体用表解》主要分为“原理”及“应用”两部份。本文以《表解》简称之。《表解》中:太极拳之“原理主旨”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宜内敛,气宜鼓荡。”首先是以“气”为主旨。“气”之运行在人体内,中医理论的“气”是与时辰相连相应,循经脉系统走向而运行。可见于《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正气运行,各终真目,五常之气,大过不及,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则天道可见……”行气宜鼓荡,是以内气而言,并非呼吸之气。行气和运身是密切相关及连在一起,以气为主,运气于内,身动于外,气势鼓荡而绵绵不断,所以在《表解》中论述:“气之行走,或沉4丹田’,或贴脊背,均当徐徐行之。”《表解》中提出:将内“气”之行走路向,点明了“气”沉到“丹田”去,继而又解释:“气沉至‘丹田’,方不致有气脉偾张之弊。”由此我们需要对“丹田”作出探讨:黄庭经: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之中。大致内容讲述:胎息、嗽咽、内观、服气、存神、固精等养生方法。黄庭位于关元之上,幽阙(肾)居后。“田下三寸神所居”即“命门”,是为藏精气之穴,为人生命之根本,以内观五脏六腑,及以咽津养灵根,纳气至“丹田”又归黄庭。一、丹田与气的关系始于魏晋隋唐时期,在西晋皇甫谥的《针灸甲乙经》开始记载有关道家思想及养生等概念,及以穴位论述与任脉、督脉的关系。始见“周天”、“内丹”的名词,而“丹田”一词也见于书籍当中。隋唐时期名医孙思邈,后人称“药王”,医著中汇集了儒、佛禅、道、武学、瑜伽的静心养生的精要,著作中有记载“丹田”与任、督二脉的养生修炼与关系。而基于历代典籍资料显示,结合现代医学与养生相关的理论及神经学与任、督二脉的关系,“丹田”部位与“任、督二脉”的关系,都是记载“气”的运动状态,及所循经有关部位对健康的影响。宋代出现大量载录了有关任脉、督脉治方医籍。明清时期,以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的“丹家河车妙旨”为主,其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了“任督二脉一功”的养生关系。而有关任、督二脉用药的记载大量出现。二、丹田的部位与功能“丹田”是脐(神厥)下的部位靠关元与气海,历代描述殊异,深入体内,无形质,无大小,只是那么个部位。但丹田能归纳内气,而处于任督二脉之间,可起调适之作用。“丹田”是历代医家及道家论述养生的重要部位。“丹田”不是器官、不是肌肉、也不是穴位,与肌肉神经没有关系,所以“丹田”不是身体功能性的部份结构。“丹田”与“能量”是没有关系的,宇宙间所有生物的“能量”是与“生物力学”有关系,而生物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是与时间、速度、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例如熊搏斗时的熊掌发出的“能量”,及各种动物搏斗时所发出的各种“功能性”的“能量”,都与“丹田”无关系。吾幼随家父“黄道益”(现年96岁)学医习武及练习气功已数十年。回忆儿时在深水埗医馆附近夜摊,围观气功表演,卖艺者以锤击小腹,击腹无恙,无痛感,据云乃丹田内功。询之家父,父曰:丹田非身体组织器官,无形质,以何抗击?惟江湖技艺并非医学,不可通论。
黄庭经译文: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后有幽阙,前有命门,嘘吸庐外,出入丹田。审能行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门壮龠盖两扉,幽阙侠之高魏魏,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志不衰,中池有士服赤朱,横下三雨神所居,中外相踞重闸之,神庐之中务修治,玄膺气管受精苻,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保守……

相关新闻
- 2016年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活动暨杨浦区殷行社区健身气功展示交流赛 (2016-11-05)
- 泰森-马奎兹备战维洛里亚 (2012-08-21)
- 华策版《鹿鼎记》导演谈武侠美学 (2015-01-05)
- 武林风1月31日重庆全球功夫盛典对阵表 (2015-01-23)
- MMC战神录世界格斗冠军赛启动仪式深圳拉开帷幕 (2016-11-28)
- 利派自信4月击败小克里琴科 (2014-08-29)
- 濮阳武协领导一行视察指导武术进校园工作 (2017-03-27)
- 功夫足球再启程 (2010-01-21)
猜您喜欢
- 2015-05-12 姚志奎马尼拉赛前专访:针对性战术冲击UFC首胜
- 2016-08-12 拳击60KG级尹军花奥运首秀 左撇子风格成亮点
- 2014-08-29 经典回顾:刘易斯Vs莫里森
- 2012-02-29 俄罗斯功夫协会主席率队抵京参赛
- 2011-07-08 武痴10年推广全民健身
- 2016-05-14 河南省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举行武术操比赛
- 2019-06-13 世界综合格斗冠军张美煊成为贵州励志助学中心代言人
- 2015-02-25 UFC184期上演洛杉矶之战
图文推荐
热门文章
- 2012-08-16 太极拳胸腰折叠的五大规律
- 2014-05-29 实证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太极拳实用保健价值-徐言平
- 2013-01-31 太极拳滋养气血抵御疾病的法宝
- 2014-11-23 论内功、内劲、内力的辩证统一 (钱金瑞 徐金玉)
- 2014-05-02 我是这样喜爱上太极拳的-常州强豆
- 2014-05-08 拳有文化气自华-尹胜太
- 2012-08-15 太极拳虚步的虚脚分担体重吗?
- 2013-11-03 太极拳修炼“十明”-齐贵春
- 2014-05-25 重心落点的辩正-孙玉奎
- 2012-08-31 太极拳讲稿收藏本
- 2014-05-11 解读“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杨志英
- 2013-05-07 太极内功图解-关振军
- 2014-06-20 为太极拳推手进入奥运会,要做的就是呼吁,呐喊!-叶式史
- 2014-06-25 太极拳 “缓”“匀”“柔”之我见-八闽竹
- 2012-12-21 简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和推手-牛胜先
- 2014-06-27 《太极拳论》注解-顾留馨
随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