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绝境之中,永不放弃!

武林动态 2019-02-15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一个为了自救,人类把地球从太阳身边偷走的故事!整场电影看下来,最大的赞叹是对于电影整个场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点不相信我们国人也能做到这么好的地步了。

故事围绕着回家这两个词,凸显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精神,而且突出了我们为了人类生存锲而不舍的精神,人类是很努力的,所以在电影里面的空间站的“机器人”莫斯说的最后一句话“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太难了。”

据了解,剧本在创作的近3年中,经历了50多稿的调整和修改。剧本创作团队邀请了4位中科院的科学家共同探讨,最终建立了一整套严谨的世界观。郭帆介绍:"筹备环节中最艰难的是世界观展现,三百多人的概设团队和美术团队历经十五个月的设计、绘制、规划和搭建,最终将2000张概念图和5000多张分镜真实呈现。"

流浪地球的高潮,在于地球上的人付出了自己一切的努力之后,八千米高的喷色火焰依旧无法点燃木星,吴京驾驶飞船,带着飞船上的三十万吨燃料,为火焰续上了最后一段燃烧的距离。牺牲自己,拯救世界,这一次,这么做的是中国人!体现的,是人的意志力!面临灭顶之灾,人类不屈不挠,和天斗,和地斗,在绝境之中,永不放弃!拯救世界,更是拯救自己。

影片中李光洁身穿重达80斤的外骨骼防护服拍戏时,每次衣服都需要四到六个人穿一个半小时,骨骼防护服上还有18个螺丝,工作人员每次要拿电钻拧上去 。

影片中所有的道具,几乎没有哪件是可以直接买到的。也因此剧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了10000件道具来满足拍摄的需求,导演更是亲自上手测试道具,调整细节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视效镜头达到4000个,最后缩减到2200个,这一数量仍超过了一些常规电影全片的镜头量。更不用提,其中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还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比如用全CG镜头将上海砌入冰墙等等。

《流浪地球》还专门成立了UI组,负责片中所有仪表和显示屏交互界面的设计。为了提高真实感,让屏幕反射在演员脸上的面光和眼神互动更加逼真,剧组全程坚持实景UI拍摄,每场戏上百个屏幕之间的调度控制难度可想而知 。

2018年12月25日,电影《流浪地球》在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的中华航天博物馆举办发布会,并公布影片预告与概念海报,"祝地球好运"!我们无力抗衡宇宙,但我们却有家的彼岸 。

2月14日下午,《流浪地球》片方宣布,票房已经突破30亿。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的同时,《流浪地球》也助力吴京成为中国首个百亿票房男演员。吴京除《战狼2》获得56.83亿票房外,其余影片票房均不算高。而《流浪地球》也历经坎坷,多次调整档期,但最终,凭借《流浪地球》的成绩,吴京超越邓超、沈腾、黄渤等男演员,成为猫眼统计的影人榜男主演第一名。

中国式科幻、非知名IP、无知名演员(唯一知名的吴京在后期才加入)、一再跳票的档期,无论从哪一点看,《流浪地球》都不具备爆红的因素。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部电影逆袭为最大赢家。并且,《流浪地球》口碑爆棚,被视为中国科幻的崛起,这样的故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流浪地球》票房破30亿,吴京成中国首个百亿影帝。吴京不仅是《流浪地球》的主演,也是投资方之一。除了成为首个百亿影帝之外,吴京也将从这部影片获得丰厚经济回报。

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中国硬核科幻就只问这一句话:我们是否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

刘慈欣认为人生在世,只有内心有希望,有向往,有目标,有梦想,才有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否则浑浑噩噩的生活将毫无意义,在空虚寂寞之中消磨生命,浪费时间。电影里面有两个关于为了希望而奋斗的片段,让我记忆深刻。一个是在上海某荒废大楼的电梯里,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牺牲的那场戏,眼见这电梯解锁下落了,救援队的刚子用尽全力也要打开电梯门,把年老的韩子昂丢到安全的位置去,他内心的希望,便是韩子昂得救,即便是牺牲自己,他也要做到,可结果呢?他真的打开了电梯门,真的把韩子昂丢到了安全区,他自己也真的被下落的电梯给砸死了,可韩子昂得救了吗?多活了几分钟,得到了坐着冻死的机会而已。就连一向以“酸中国”为特色的美国《纽约时报》都亲自刊文写到:中国电影迈入太空时代,这部电影是一部有趣且具有前途的科幻动作片,可能会动摇美国在科幻电影界的地位。

新华社评论:《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科幻,但没有刻意凸显中国的地位,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

华春莹向外媒推广《流浪地球》:建议你去看一下 《好莱坞报道者》也撰写了专题文章:中国第一部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美国发行,文章表示“这是未来中国外太空冒险的愿景”。

媒体人韩峰撰文:这一次为什么又是吴京(又火了)?文中写道:

我觉得他本人身上,的确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让他再次引起全民热议。

一是“玩命”(敬业),二是自信(格局)。

咱首先为他这种玩命的敬业精神点赞!记得在一次徐小明导演做客的节目访谈中,吴京作为嘉宾,说了一件往事。多年前一部由徐小明监制的电影,吴京参与拍摄,其中有一个镜头,是从24楼跳下来,吴京毛遂自荐,成功的完成了这个镜头。这类高难度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更不敢做的,吴京做了!受到徐小明的高度赞扬!

还有就是拍摄《战狼2》,片头的一段6分钟的水下到底戏就拍摄了半个月(吴京先后26次跳水尝试,坚持到体力透支被抢救),全片用了4000+个镜头。杀青后吴京对朋友感慨道:“从去年的6月19号到今年的4月16号,战狼我终于拍完了,起码我活着回来了。”

类似玩命的精神,他不胜枚举。

靠绯闻、流量、投机取巧的明星,生活不行,自有人收拾;作品不行,自有观众收拾。未来,相信靠脸吃饭的明星,以及跳个一米的小土堆都靠替身的明星终究走不长远。我相信大众的审美,更相信观众的眼光,唯有实实在在打磨演技、真真正正敢打敢拼的演员,才会从心底获得观众的追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强烈的触动观众的神经,激荡影迷的心灵,砥砺更多人塑造艰苦奋斗的价值观,不搞投机取巧的把戏。做人是这样,做任何事更是这样,吴京做到了。

其次是自信!我们每一名中国人都应放开胸怀,心存斗志,敢于亮剑。电影行业亦是如此。吴京就说:“我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看到没?这就是自信。

他拍《战狼》的时候没人看好,结果刷新了中国影史的记录,震惊海内外;这次拍《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别人也是不看好,但一开始作为客串的吴京,拍着拍着成了主要角色,关键是剧组半路没钱了,吴京非常仗义,雪中送炭,自掏腰包顶了上去,如果没有自信,是绝对做不出这等有魄力的事情。

有魄力、有信心,是一个男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如果没有智慧,也就是莽夫一个。但吴京不同,他既自信,又有魄力,更具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国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已经在影响着全球。国力强盛,文化事业更要繁荣。影视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必须要跟着步伐,大胆突破,塑造我们大国的姿态,大国的实力,大国的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创新创造的精神!这一点,从《战狼》到《流浪地球》,吴京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做导演,又勇敢的跑到了前面!

吴京自幼习武,从小就强心智,炼体魄。认准的事情,就要走到底。这不是执拗,而是执着。习武之人,心里都有一根“定海神针”,不会轻易被狂风暴雨所击倒。

忽然想到了古龙先生的一段话:“歌者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文人的笔、英雄的壮志,都是这样子。只要不死,就不放弃”!

……

……

印度媒体News18.com也专门刊文对《流浪地球》进行了报道:“中国电影试图将我们的星球带离太阳系,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有一个前所未见的元素。片子看起来甚至超越了好莱坞的标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现在轻松地进入了电影领域。”

有印度网友在评论中写到:这部电影质量看起来很高。这个故事显然很好,它基于一部伟大的小说。祝贺中国!来自印度的点赞。

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亲自发布博文祝贺:祝你在《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中好运。 祝中国科幻电影之旅顺利。

英国网友@smwikipedia:当糟糕的事情发生在地球上时,美国寻找新的世界,中国拯救旧世界。 不同文化,不同解决方案。

北美网友@VM CV:我刚刚在波士顿看了这部电影,真的非常棒……这是近年来观看的最佳电影!

云陆思想库评论到:四十不惑。迈进改革开放41年的中国电影人,以大格局、大手笔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国际化方面展现出新的发展空间和美好愿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