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京吴式太极拳推手大会

武林动态 2014-01-17

功夫资讯网讯(记者:陈延军),2014年1月11日周六上午9:00-11:00时,《第四届北京吴式太极拳推手大会》在北京紫竹院公园友贤山馆隆重举办。

天寒地冻全不畏,太极推手热情高。——2014年第一次北京吴式太极拳推手大会纪实2014年1月11日,北京吴式太极拳推手大会如期举行。此时正值三九第三天,是北京最寒冷的时候,然而吴式太极拳同门推手热情不减,清晨起来一大早,人们便奔赴紫竹院公园友贤山馆,三人一班,五人一队,互致问候,寒暄几句,便搭手操练。一时间人们把院子堆得满满的。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喜气洋洋,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参加大会的有:武协监事陈延军,推手名家彭志诚、陈忠福及高凤麟、马继英,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关振军及弟子们,研究会副秘书长贾秀芬、董青,顾问孙文亮、李宗蒲及弟子,理事赵茂华以及张全亮先生的弟子、高壮飞的弟子、文昇兰弟子、李广钧及弟子、梁宝根弟子、马金龙弟子、陈兴波弟子、徐翰元的弟子等,田德文、孙燕冬、宁义强、杜士荣、李大林、刘顺华、裘静芝、穆永举、徐增礼、高凤麟、马继英、李中友、李振良、林立中、程京芝、郭素英、王素侠、万力、刘满堂、董雅鲜、马志财、刘加明、姚国柱、唐悦强、吴京苗、张国光、何铁军、耿卫东、黄映春,还有湖北的朋友中医黄先生,哈尔滨张铁鹏、以及数十名吴式太极拳推手爱好者,共约八十多人。九点三十分,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关振军先生致辞,他对各位推手名家和太极推手爱好者冒着严寒参加吴式太极推手大会表示感谢。他再次强调,太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健身又能技击,其核心内容在于推手技艺,推手的奥妙技艺濒临失传,是我们要继承、要保护的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但要自己坚持学习坚持练习,还要动员更多的青年同志们参加,没有年轻人参加,所谓的继承发展就会落空。我们要努力办好推手大会,力争在一两年内培养出一批吴式太极推手的教练员和辅导员。马年春节来临,他代表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向大家拜早年。这次推手大会内容丰富。关振军会长对初学者教授吴式太极拳四正推手,双手打轮。一个接一个,他手把手的教,不厌其烦地讲,不停的给大家纠正动作,二三十人围成一圈,一个一个轮番上阵,看得仔细,练的认真,热闹非凡。陈延军老师、李宗蒲老师教大家体会太极劲是怎么发人的,切磋者不断赞叹:“这个劲好!” “这个劲好!”李广钧老师给大家讲解太极推手各种劲法,运行所经过的穴位于人体结构力学原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令人开窍,很快入门。彭志诚老师讲推手意念的运用,一位小伙子不信,彭老师只伸出一只手叫小伙子随便打,结果小伙子的拳头打不到彭老师的身上,怎么都使不上劲,小伙子不停地嘟哝:“真是纳了闷了,怎么身子不听自己使唤。”彭老师告诉小伙子:“你脚下不分阴阳,双手都是死手,你能打到我吗?”人们越发感到太极意念的奥妙。赵茂华老师表演讲解太极八法,单式训练也引来很多爱好者驻足观看,跟着学练。关振军会长表示,要开个太极八法培训班。八十岁的孙文亮老师不停地到各个圈子里观看切磋,不停地指导年轻人练习,还笑呵呵说着:“活到老,学到老”,他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榜样。十一点半,关会长宣布本次推手大会结束。然而,人们意犹未尽,还坚持交流不肯离去……北京武协监事陈延军和北京武协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关振军表示:吴式太极拳推手活动给门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交友、寻师的平台,受益匪浅!希望越办越好,坚持下去,并有力提升了吴式太极拳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影响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