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拳坛除WBA(世界拳击协会)、WBC(世界拳击理事会)、IBF(国际拳击联合会)、WB0(世界拳击组织)四大拳击组织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拳击组织,比如IBO、IBA、IBC、WBU、WBF、WBE等拳击组织,这些组织在规模、知名度、组织推广能力等方面均不如四大拳击组织,甚至有些组织已经名存实亡,更多的只是夹缝中求生存,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WBU(世界拳击联盟),英文World Boxing Union。
WBU于1995年成立于拳击发源地英国,是一个具有纯正英伦血统的全球性职业拳击仲裁机构,设有世界冠军及洲际冠军等头衔,第一任主席由原IBF欧洲主席乔恩.W.罗宾逊担任。
作为新成立的拳击组织,自然需要吸引拳击“大腕”成为该组织拳王,WBU第一任重量级拳王便是大名鼎鼎的乔治.福尔曼。1994年11月5日,福尔曼第十回合击倒迈克穆勒,获得WBA、IBF重量级拳王金腰带。赛后,WBU拳击组织成立,并授予福尔曼该组织重量级拳王金腰带。另外,中量级“四大天王”之一托马斯.赫恩斯也在该组织成立后不久获得WBU次重量级冠军头衔。
WBU成立后的几年发展迅速,电视转很快播覆盖英国及欧美,赛事组织也颇有规模,当时在中国国内也经常转播WBU相关赛事。该组织旗下明星拳手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英国本土著名拳王里奇.哈顿、美国重量级拳王哈希姆.拉曼。
2004年,WBU第一任主席乔恩.W.罗宾逊逝世,WBU也进入了动荡时期,造成的后果就是拳击组织实力削弱,拳手流失,赛事组织推广能力下降严重,之前的市场几乎被四大拳击组织占领。直到2010年,WBU经过重组后才开始步入正轨,总部也从英国搬到德国,只是WBU的影响力和推广力早已不如从前,甚至很多人调侃,WBU世界冠军头衔还不如四大拳击组织下属洲际冠军头衔有分量。
如今的WBU主要在一些国家举办小规模比赛,选手多为一些不知名的拳手,也有暮年的明星拳手参加比赛,比如当时45岁的罗伊.琼斯。为了推广比赛和开拓市场,WBU于2014年进入中国,并举办了WBU世界拳王争霸赛,中国拳手张君龙在赢得比赛胜利后获得WBU世界重量级过渡拳王金腰带。
2017年,WBU在中国成立WBU世界拳击联盟大中华区,将在中国重点开战比赛推广和宣传,其实对于一个小拳击组织来说,选择开拓中国市场是一个很明智的决策,尤其是中国的职业拳击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和上升空间非常大。
从个人角度来讲,还是很希望这些小拳击组织能够存在并继续发展,毕竟拳手的生存空间有限,小拳击组织的存在,对于部分地区拳击推广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部分拳手成长和发展也有一定好处,尤其是在四大拳击组织逐渐垄断的今天,小拳击组织犹如一股清流,可以被忽视,但不能被无视,夹缝中的生存往往孕育着新的希望。
#聊聊大家所知道的四大拳击组织之外的拳击组织